“武姨和樊姨的安排不错,就这么办吧。”岑絮随着武嬨的带领,看了庄子上的地,又看了她们的小练武场(当然,这对外说是晒谷子用的)。
女孩们无一例外,无论年龄大小,都在努力干活,勤奋学习,偶有那么两个锻体跟不上的,也会自己加练,无须旁人监督提醒。
慈安堂对她们的要求,就两个,一:不许做恶事,非自保必须不可伤害其她女性。二:每人除了武艺达到合格标准以外,至少要掌握一门技艺。
十五岁后,可以自行选择离去或依旧归属于慈安堂,但需记得,凡离开者,慈安堂不会再接收她们回来。
当岑絮面临那三十人时,她站在她们面前,那是一群十五岁到十八岁的女孩,若是在现代,不出意外,她们还是在上学的年纪。
岑絮深呼吸了一口气,拿出自己最大的音量,对她们说:“慈安堂的孩子们,今天我要说的,是除了慈安堂两大守则之外的第三条!”
“你们归属慈安堂!但需记得,你们效忠的不仅仅是慈安堂,不仅仅是我!倘若将来,慈安堂遭受变故,性质更改,那么,你们效忠的将不再是‘慈安堂’ !你们要做的是建立下一个‘慈安堂’!可都明白?!”
掷地有声的话语,传进三十人每一个人的耳朵,岑絮此刻做的事,就像曾经广阳郡主做的那样,就像当初红缨将军岑薇做的那样。
岑絮觉得兴许是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,自己的视野变得有些模糊,模糊中,她看见那些女孩的眼中似有泪光,但是她们的神情仍旧坚毅,像北地的松,寒冬的梅,不为风雪所动。
岑絮她听见她们的声音铿锵有力,像是能捅破天的惊雷炸响。
这批孩子,会在十日之后被遣往广阳郡和北地,她们将在广阳郡扎根,将在北地负责起岑系产业,也许会进入其它不知名的角落,生根发芽,直到某天,时机来临,而后汇聚成一道星河。
待琴心琴月和樊林带着慈安堂的其她女孩,将岑絮此次带来的布匹糕点都分发下去后,岑絮也基本上转完了慈安堂,打道回京。
城郊回京的路上,日头还早,太阳才刚升起不久,冷面的风已经带上了寒凉,在早晨显得有几分凛冽,岑絮看见护城河的水,在阳光下金光粼粼。
进了城,回到京城最大的成衣阁,“琳琅轩”,岑絮带着人从后门暗道回到专属包间里,脱下棉布衫,换回郡主的服饰,越过屏风,对守在这里一个时辰的琳琅轩阁主有些意外。
“沐姨,怎么是你?”岑絮看见来人,瞪大了双眼,女子一双曼丽桃花眼,水波流转。
“手下人来信,说郡主今儿来了琳琅轩,我便来瞧瞧,等咱们小郡主出宫一趟可真难得。”女子指尖轻弹岑絮的额头。
“沐姨~等来年就可以常和您见面了!”岑絮十四,来年开春不久就满十五,届时男帝会给她立广阳郡主府,她可出宫居住,仍保留在非宵禁时间,自由进宫的权力。
沐竟遥轻抚发髻,“总归来都来了,挑两身衣服再走,有两身今早绣娘刚做好的,我瞧着适合你,让侍女去拿了来给你试试。”
话音刚落,琳琅轩的侍者拿了两套服饰来,从头到脚的给搭配好了,婉拒不掉,岑絮只好收下。
“多谢沐姨姨。”
“跟姨姨客气什么?我与你娘……本就是姐妹一般的情谊,你是她的孩子,也如我的孩子一般。”沐竟遥只是笑着摸了摸她的头,眼中慈爱真切。
岑絮从琳琅轩离开时,见那身姿绰约的女子正垂着头,指尖轻抚着手腕上的碧翠玉镯,眉眼有些忧思,又似怅然。感受到她的视线,沐竟遥抬起头,对上目光,对她扬起一抹艳丽的笑容,“去吧,等你从宫里搬出来,便能天天上姨姨这儿来玩。”
岑絮颔首离开。她从信息栏里看见了,那只玉镯,是已逝的岑薇送的。
回宫之前还去孙家的产业同孙若芸见了一面,小姐妹之间闲话了会儿家常,带着孙若芸做的桂花糕,又买了八宝仙斋的七巧香酥鸭和一些小食,这才打道回宫。
脑海里隐隐约约地浮现起,曾经在杨柳树下,一名女子对她尚且年幼的女儿如是说道,
“阿慈,无论以后,你是什么身份,爬到多高的位置,切勿忘记,要心怀慈悲,要记得天下女子。”
“娘亲,阿慈会记得。”